1.提问者:李小抠的小哆啦
广东省,8月14日,《高考历史小题狂做基础篇》第49页,第二题 疑惑:A项和D项为什么不是其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现象吗?
编辑解答:
结合题干的时代背景可知,面对日本侵略的加剧,中共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主张国共合作抗日。题干中“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工农民主政府”等名称的改动,都去掉了“工农”而强调“民主”,这是为了淡化意识形态与阶级等方面的对立,促成国共合作的实现,以适应当时这种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因此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是题干中这一变化的目的,也是其结果,而不是原因;同时,随着国共合作的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这使得抗日救亡运动迎来新高潮。所以A、D两项都是在日本侵略加剧的历史背景下,中共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也就是通过题干中的这种变化来促成国共合作)的结果和具体表现。
2.提问者:李小抠的小哆啦
广东省,8月14日,《高考历史小题狂做基础篇》第49页,第七题 疑惑:想知道解析出现的词汇是如何体现出抗日战争是个持久战
编辑解答:
“战争”“中国”“日本”等关键词提示的是这道题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必然会大量出现以上词汇;而从“战略”“阶段”等词来看,可知文章探讨的是中国的抗战策略。在此基础上,“持久”一词出现的频次较高,说明当时的文章反复强调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C项的说法本身太过绝对,而且是脱离了材料的主观推断,无法解释“持久”一词频繁出现的原因,所以排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