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重点突破)
1. 常见问题(1)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植物以及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②标志重捕法:针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在自然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不是所有群落演替都能演替到森林群落阶段,顶级群落的类型由环境决定。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 种间关系曲线:
(4)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分层原因是: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受食物和生存空间影响;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2. 易错提醒
(1) 大鱼吃小鱼,如果是不同物种之间为捕食,如是同一物种内部,为种内斗争。竞争关系中如果是为争夺生活空间的斗争也称为竞争关系。
(2) 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这些生物种群的K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3) 不同海拔高度动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垂直结构。
3. 解题技巧
(1) 农田生态系统中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同一片田地中的同一种农作物高矮不齐不属于垂直结构。(同一种农作物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结构)
(2) 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由于种群数量为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但对有害生物的捕杀一定要在2之前完成,否则灾害将难以控制。
(3)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即时变化,其中出生率、死亡率为主导因素。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其中年龄组成占主导地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