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提炼)

(1)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提示:请考生理解什么是相对过剩)
 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范围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时间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并长期保持高失业率(破坏大)。
 影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社会危机加深,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 罗斯福新政
 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但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主要内容:财政金融: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
 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作用: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3)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效,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福利国家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福利国家发展和评价:二战后,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发展日益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该制度发展减缓。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缩小其规模。这一政策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弊端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
 美国的新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